珠光粉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珠光粉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第三讲谋国与谋家明帝国276年之怪现象-【xinwen】

发布时间:2021-10-12 09:44:17 阅读: 来源:珠光粉厂家

“国”与“家”,是中国传统伦理中两个最重要的概念。有人为谋国而牺牲个人利益,有人为谋家而牺牲民族大义。

家国不分的旧毛病中国古代,国与家在政治场中是很难区分的。尤其对于身处政坛高层的人而言,国就是家,而这个“家”,就是帝王之家。可怜的是,还有很多正直的大臣,为了“家”而奋斗,而他们自己还觉得是为国尽忠。

不合时宜的思想明太祖滥杀功臣、制造冤狱,就他自己的看法来说,这是为了巩固统治,为了让国家以后没有叛乱,没有谋反,子孙后代可以平平安安地坐稳江山。但是,国家又不是他自己的,为什么他要用国家大臣的性命,来换取自己子孙的权力?这是典型的“家国不分”。

如果说朱元璋的“家国不分”是因为对他而言家和国是统一在一起的,那么,那些尽忠至死的大臣们,则未免令人叹息了。

方孝孺(字希直,一字希古,人称正学先生。)就是其中的一个。他的悲剧,从他踏入政坛的第一天就已经开始了,因为,他不是一个简单的大臣,而是一个有思想、有抱负的知识分子。

可以说,他的思想,成了他最终殉“国”的根源。

宋初,方孝孺十五世祖从浙江桐庐迁到宁海,从此定居下来。方孝孺的曾祖父方子野、祖父方炯,在先后担任鄞县县学教谕。父亲方克勤也是当地名儒。元至正十七年(1357年),方孝孺出生在这个世代业儒的书香门第。

方孝孺在学习儒家经典时,也总结了历代王朝兴亡盛衰的经验教训,探讨了治国的方法,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。归结起来主要是:主张行仁政,反对暴政。主张以仁义礼乐治国,反对以庆赏刑罚临民。

洪武年间,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,阶级矛盾也开始尖锐起来,小股农民起义此伏彼起。面对这种状况,明王朝只是一味镇压,以为通过严刑峻法,就可以巩固统 治地位。针对这一现实,方孝孺指出,欲禁民之无相攘夺盗窃,必先找出其攘夺盗窃的根由,假如他们有土以耕,有业以为,有粟米布帛以为衣食,而后禁之,则攘 夺盗贼可止也。而如果“不能使之安其生、复其性,而责其无为邪僻,禁其无为暴乱,法制愈详,而民心愈离。”“恃其法而使民畏,民其能常畏乎!”在这里,方 孝孺已朦胧地认识到人民造反是被逼上梁山的,表现出他对人民的一定程度的同情。

方孝孺之所以具有这种思想,主要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底 层,耳闻目睹劳动人民的悲惨状况,这不能不对他的思想产生极大的影响。他曾在一篇寓言《蚊对》中,借童子之口揭露那些剥削者对劳动人民的掠夺情况:“白昼 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,吮其膏而醢其脑,使其饿踣于草野,离流于道路,呼天之声相接,而且无恤之者。”能够看到这一点,难能可贵的。

在方孝孺的政治思想中,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关于“君职”的思想。他说:“人君之职,为天养民者也。……天之立君,所以为民,非使其民奉乎君也。……天之立 君也,非以私一人而富贵之,将使其极育斯民,俾也。”但是后世的人君并不知道自己的职责在乎养民,所以求于民者很多,而尽于己者则怠而不修。老百 姓如不按时交纳赋税、提供力役,则诛责必加,以致政教不举,礼乐不惰,强弱贫富不得其所。他说:“其也不思其职甚矣!”

方孝孺进一步指出,自公卿大夫乃至百执事,都各有自己的职责,如果他们不尽职,轻则责备,重则诛杀。人君之职远远重于公卿大夫百执事之职,如果人君怠而不惰职,虽然诛责不能相加,但天将“怒而殛绝之”。这简直是对专制暴君发聋振聩的警告。

他认为,人君要更好地尽到君职,不可不学先王。学先王尤其要学一个“诚”字。他说:“圣人之治天下,岂用诈术揣量天下之人情,以为赏罚哉,亦唯用其诚而 已。”但是有的人君则不然,“好为聪察”,以为群臣皆不足信,而必欲使天下事皆由己出,故往往流为苛细深刻,导致灭亡,这就是不懂得为君之道。

明太祖正是方孝孺所指责的那一类人君。他对臣下猜忌怀疑,屡兴大狱。一起空印案,成千上万的地方官员被诛,方孝孺的父亲一向清廉守法,也被冤杀。胡惟庸一案,株连更多,连开国元勋宋濂亦难幸免。于是恐怖气氛笼罩全国。方孝孺的上述言论正是对洪武严猛政治的批判。

洪武二十五年(1392年)初,明太祖再次召见方孝孺。这对君臣在治国的主张上意见相悖,故明太祖认为“今非(重)用孝孺时”,只任他做陕西汉中府教授。

他的思想在当时未免过于激进,而明太祖对他的冷落,也让他有一种强烈的不得志心理,所以,他一旦遇到一个对他礼遇有加的君主,结果就只能是“士为知己者死”。

得君行道,报国忘身洪武三十一年(1398年)闰五月,明太祖病逝,由于皇太子朱标先已去世,所以年轻的皇太孙即位,年号建文,史称惠帝。惠帝天 资仁厚,亲贤好学。早在即位之前,明太祖曾命其省决章奏,他就常常佐以宽大。他还遍考礼经,参考历代刑法,改定洪武朝制定的《大明律》天下莫不颂其德。惠 帝久闻方孝孺之贤,登位伊始,即派特使赴汉中将方孝孺召回朝廷,先任翰林博士,旋升侍讲学士,预经筵,备顾问,日侍左右,甚为倚重。

方孝孺早就有过“使君如唐虞,致身如伊周”的夙愿,如今侧身朝廷,便可以一展宏图了。入朝后,君臣之间,情投意合。惠帝读书有疑,辄使方孝孺讲解。临朝奏 事,臣僚面议可否,则命方孝孺就糜前批答。君臣契合,使方孝孺极为兴奋。他曾写诗道:风软彤庭尚薄寒,御炉香绕玉阑干。黄门忽报文渊阁,天子看书召讲官。 斧廉临轩几砚问,春风和气满龙颜。细听天语挥毫久,携得香烟两袖还。

以“明王道、致太平”为己任的方孝孺极力辅佐惠帝,推行了一系列新政。

第一,行宽政。

首先是重德省刑。明太祖即位后推行的是宽猛相济、以猛为主的政策,但是,愈到后来,严刑峻法未尝稍改。然而严法重刑,却犯者滋众。惠帝和方孝孺都认为其 原因就是礼教不行。“海内虽已康,民俗犹未宁。鄙夫抱深念,思睹礼乐兴”。这是方孝孺的志向,也得到惠帝的支持。他们一反明太祖的做法,锐意文治,崇尚礼 教。惠帝曾诏谕地方官,务崇礼教,赦疑狱,以致刑部都察院论囚比往年减少三分之二。同时又选派廷臣二十四人为采访使,分巡天下,观风俗,烛幽隐,兴办利民 之事。

北京十大癌症医院排名

北京301nk免疫治疗贵吗

卵巢早衰能治么

国内nk细胞疗法权威